教学团队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学团队建设 >> 正文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团队”简介

2019-06-10  点击:[]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公共卫生教学团队”是依托2003网站太阳集团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组建而成,是现代兽医学的核心学科。2003网站太阳集团前身为1946年10月1日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兽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兽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前身预防兽医学由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兽医微生物学家盛彤笙教授创建于1946年,曾有兽医寄生虫学家许绶泰教授、兽医微生物学家廖延雄教授、兽医传染病学家蒋鸿宾教授等我国著名教授在本学科点执教和科学研究,为学科的创建奠定了基础。自1954年起,在朱宣人教授指导安排下,刘占杰教授等一批兽医公共卫生专家教授从相关课程开设、教材编著,到专业创办、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该学科的建设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兽医公共卫生学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了学科专业思想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独具特色的教学、研究体系。在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踏实工作、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兽医科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兽医事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及富有创新能力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兽医公共卫生学致力于应用专业兽医技能、知识和资源以求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召开“改进兽医教育,为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国际会议,主要目的是为向国际兽医界推荐新的兽医课程达成一致意见:未来的兽医(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将应用疾病监测、兽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OIE标准越来越能胜任在国际环境中工作。

要培养适合OIE所需兽医专业人才,适应现代兽医事业的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兽医公共卫生学专业人才队伍是关键。基于此,以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专业为主体,联合该院基础兽医系和临床兽医系的主要学科,组建兽医公共卫生学专业教学团队。现阶段,本团队由动物医学院相关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构成: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系的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4个学科,基础兽医系的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2个学科,临床兽医系的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2个学科。

1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占23.5%),副教授8人(占47.1%),高级实验师1人(占5.88%),讲师2人(占11.8%),实验师2人(占11.8%),具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76.5%,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其中,博士10人(占58.8%)、硕士7人(在读博士2人);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占41.2%、45岁以下占58.8%。团队中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1人,“伏羲杰出人才”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可见,本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在本团队组成19人中,专职教师15名(1人兼职学院副院长),3名教学辅助教师(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各1人)承担实验课准备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1名实验师主要兼职学院办公室主任。

2 教学任务

本专业教学团队每年承担兽医公共卫生学专业研究生、兽医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动物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自学考试本科生4各方面的各类教学任务。近三年,平均承担79门次课程的讲授和实验教学,指导8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20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0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和13项SRTP,年完成总教学工作量9 155学时,15名专职教师年人均完成各类教学任务610学时,3名教学辅助教师承担1 500学时实验课的实验准备及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年平均人均指导学位论文,博士论文2.5篇/博导、硕士论文3篇/硕导、本科论文15篇/专职教师、SRTP 0.53项/专职教师。

本教学团队教学是以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本科教学并重、实验技能培养为主要任务,兼顾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培养,但因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尤其是实验教学涉及学科面宽、技术难度高、工作繁重,多少年来制约了本团队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指导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和SRTP项目少。

2.1全日制本科教学任务

本专业教学团队年均承担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4个学院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动物、生物制品方向)7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的24门课程计3 388计划学时(其中理论课1 888学时,实验课1 500学时),指导动物医学(含兽医公共卫生方向)本科生毕业论文30份左右(计252学时)、SRTP 13项(130学时),共计37 20学时。15名专职教师人均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248学时,3名教学辅助教师(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1人)承担1 500学时实验课的实验准备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实验教学及管理工作。

28门本科生课程(计划学时×重复班数)包括:《免疫学》(56×2)、《微生物学》(64×2)、《畜牧微生物学》(48×3)、《水产微生物学》(48)、《兽医微生物学》(64×4)、《兽医免疫学》(48×4)、《实验动物学》(40×3)、《兽医流行病学》(32×5)、《禽病学》(40×2)、《兽医传染病学》(64×3)、《动物检疫学》(40×3)、《兽医生物制品学》(32×2)、《动物防疫与检疫》(32×2)、《兽医公共卫生学》(32×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56×3)、《兽医寄生虫学》(64×3)、《动物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4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48)、《畜牧兽医专业英语》(32×4)、《动物卫生法学》(32×4)、《动物医学概论》(32×3)、《生物信息学》(32)、《宠物源人兽共患病学》(32)、《兽医药理学》(32×4)、《动物毒理学》(32×4)、《食品毒理学》(24×4)、《动物福利》(32×4)、《兽医公共卫生管理》(16×2)。

2.2 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

本专业教学团队年平均承担全日制预防兽医学、动物医学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及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36门计1 176学时,指导学术型博士5名、学术型硕士20名、专业型硕士8名的学位论文计2 010学时(学术型研究生按3个年级、专业型研究生按2个年级计算),共计3 186学时,15名教师人均承担全日制研究生教学任务212学时。

36门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学时)包括:《预防兽医学Seminar》(博士)(36)、《预防兽医学研究前沿》(36)、《分子病毒学》(36)、《畜禽重要疫病流行规律和防制新技术》(36)、《预防兽医学Seminar》(硕士)(36)、《预防兽医学专业外语》(18)、《现代动物免疫学》(54)、《现代实验动物学》(36)、《动物流行病学》(36)、《兽医细菌学附兽医真菌学》(36)、《动物病毒学》(36)、《微生物遗传学》(36)、《遗传学原理与应用》(36)、《微生物学实验技术》(18)、《免疫学实验技术》(18)、《动物传染病学》(36)、《动物防疫与检疫》(36)、《兽医生物制品学》(36)、《病原生物分子遗传学》(36)、《传染病学实验技术》(18)、《寄生虫免疫学》(36)、《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36)、《食品分析与检验》(3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36)、《兽医公共卫生学》(36)、《现代食品安全科学》(36)、《兽医寄生虫病诊断技术》(18)、《实验动物微生物学》(36)、《高级兽医免疫学》(32)、《高级兽医微生物学》(32)、《高级动物传染病学》(32)、《动物防疫与检疫》(32)、《高级实验动物学》(32)、《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32)、《高级兽医寄生虫学》(32)、《兽医专业英语》(16)、《动物卫生法学》(36)。

2.3 在职兽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任务

本专业教学团队年平均承担在职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12门计464学时,指导专业博士3名(20学时/人)、专业硕士7名(15学时/人)的学位论文计495学时(按3个年级计算),共计959学时,15名教师人均承担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任务64学时。

12门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学时)包括:《兽医学科研究前沿》(36)、《现代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学》(36)、《生物制药与疫苗制造》(36)、《畜禽重要疫病流行规律和防制新技术》(36)、《动物免疫学进展》(40)、《高级微生物学》(40)、《高级兽医寄生虫学》(40)、《高级动物传染病学》(40)、《动物防疫与检疫》(40)、《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40)、《高级实验动物学》(40)、《兽医专业英语》(40)、《兽医法规》(20)。

2.4 自学考试本科教学任务

本专业教学团队年平均承担动物检疫与食品检验和畜牧兽医专业自学考试本科班课程7门计840学时,指导300人毕业论文计450学时(每份按1.5学时计算),共计1 290学时,15名教师人均承担自学考试本科生教学任务86学时。

7门自学考试本科课程(计划学时×重复班数)包括:《兽医细菌学》(20×6)120,《兽医病毒学》(20×6)120,《兽医寄生虫学》(20×6)120,《动物疫病学》(20×6)120,《动物医学概论》(20×6)120,《食品营养学》(20×6)120,《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20×6)120。

3 团队背景

3.1团队形成历史

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兽医微生物学家和兽医教育家盛彤笙教授于1946年创建了国立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经历国立兽医学院、西北兽医学院、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4个时期30年的稳定发展,涌现出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专业教学团队,引领我国现代兽医科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兽医公共卫生学科及其教学团队经由盛彤笙、胡祥壁、许绶泰、廖延雄、蒋鸿宾等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创建,新一代名师名家赵纯墉、张思敏、沈斌元、沈正达、王锡祯、靳诚、刘占杰、杨平、李如鉽、朱学敬等教授的继续建设、完善和发展,已形成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和兽医卫检4个发展稳定的三级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均为我国兽医专业普通高等教育全国统编教材主编单位,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培养预防兽医学高级专门人才门类较为齐全的重要基地。

解放初期(1953—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就开始了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和兽医寄生虫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1984年又增设了兽医卫生检验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后,兽医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专业于1984年,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卫生检验学与兽医寄生虫学专业于1986年分别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后,上述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合并组成预防兽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兽医学一级学科暨预防兽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1997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

3.2 团队目前发展

经历新老交替的过渡期进入21世纪后,秉承老一代专家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精神,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薛慧文、孙晓林、吴润、胡永浩、刘磊、曾巧英等教授的带领下,兽医公共卫生学专业教学团队得以稳定发展,形成具有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卫生检疫学和实验动物学5个三级学科的专业教学团队,承担动物医学院、动物等4个学院7个本科专业及预防兽医学、兽医专业学位2个专业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在教学法研究、科学研究、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2000年以来,本团队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厅局级等科研项目60余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通过省级鉴定验收10余项,在研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2项,共计获各类科技奖9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国家专利1项(专利号:ZL 2011 1 0450742.0)。

本团队主持与参加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教学成果奖3、校级奖2项,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7项。完成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校级重点课程2项和校级课程体系建设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十三五”国家级、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10部,参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十三五”国家级、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15部,编写研究生和本科生自编讲义10余门,主编或副主编专著9部、参编15部,起草国家标准、农业部标准共2项。

指导兽医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有3篇获“全国兽医专业学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2011年、2016年),指导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有2篇博士论文、10篇硕士论文获甘肃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指导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有10篇论文甘肃农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

近5年(2013—2017年)内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SCI刊物论文16篇、CSCD期刊论文218篇、其他刊物论文91篇,年均发表论文65篇。甘肃农业大学第一署名单位论文,SCI刊物论文中13篇、CSCD期刊论文163篇、其他刊物论文68篇;甘肃农业大学并列第一署名单位论文,SCI刊物论文中3篇、CSCD期刊论文55篇、其他刊物论文23篇。共同署名单位论文2009年最多,占52.6%(41/78)其余各年平均占11.9%。

上一条:甘肃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简介 下一条: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学团队”简介